为了引导青少年走出室内,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与生命的伟大,同时关注并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7月17日下午,由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和四川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组织的青少年成长营——自然“心”体验活动 在学校高新校区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自然与心理的双重探索,引导青少年参与式体验动植物世界,感受生命起源,激发生命活力。
跟随刘昊博士的步伐,来自某部子弟们踏上了成长营的第一站——野生动植物标本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近距离观察了珍稀动物的形态与特征,通过视觉的冲击与老师灵活生动的知识讲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多彩与生命的奇迹,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接着,跟随邱见玥博士的步伐,同学们来到了成长营的第二站——昆虫标本室。在欣赏各种种类奇特的昆虫标本时,同学们也近距离的接触了由邱老师带来的神奇叶子“叶樇” 。随后,同学们在昆虫标本馆,开始了他们的昆虫标本制作之旅。在邱老师耐心指导下,同学们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工具,将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化为永恒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习了蝴蝶的身体结构与生态习性,更在亲手制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感受到了生命起源的奥秘与神奇。

最后,大家随着王洲林教授的步伐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心理画外音”活动环节。在此环节中,同学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画笔,随心所欲的画下自己所想所思的内容,此环节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情绪释放、分享感悟的平台。在温馨的氛围中,同学们围绕自己所画的内容,纷纷对画作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状态,让情绪的展现不止停留在纸上。与此同时,王洲林教授运用心理学知识,鼓励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管理自己的情绪,引导同学们发掘并强化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如勇气、创造力、同理心等,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

此次“自然心体验”活动在欢声笑语与深刻感悟中圆满落幕。通过参与式体验动植物世界,动手制作蝴蝶标本,执笔感受心理画外音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生命的伟大,还激发了内心的生命活力与积极心理品质。我们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一段宝贵的经历与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举办,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力量。
